股票正规炒股配资 迟浩田有多牛?带2人闯入国军指挥所,聂凤智:一枪不放俘敌一千_许世友_日军_母亲
发布日期:2025-04-13 22:30 点击次数:188
抗战时期股票正规炒股配资,毛主席夸许世友了不起,打开了胶东一片天。
在胶东一直流传着一首诗:
当兵要到十三团,拿起枪来上前线;毛主席把命令传,夏侯苏民领着干。
切确来说,这是一首打油诗、顺口溜,可它却响彻着胶东每个角落。
许世友了不起,他在胶东收的两个小兵更了不起,可能自己都不知道,收来的两个小兵,日后竟都成了军委副主席,解放军上将。
这两位小兵分别是张万年、迟浩田。
本期文章主要写迟浩田,一位非常牛的上将,牛到什么程度?当年淮海战役时,他带队直接冲进了黄百韬司令部,俘虏了700余人。
展开剩余93%就这胆量,开国将军里还真没几个,这期文章篇幅有些长,但绝对精彩,喜欢的读者可以静下心看看。
一、
1929年,还是营长的许世友正在鄂豫边苏区参加战斗。
也正是这一年,迟浩田在山东招远南苑镇的迟家村呱呱坠地。
祖父算不上什么达官贵族,但家境也还行,可连年的战乱,致使家道中落,到了父亲那辈,还真就是最苦命的一代。
父亲迟宝惠,排行最小,前面四个哥哥。
虽然练得一手种地的好本事,却是给地主种地,粮食也只够填饱肚子而已。
后五兄弟一起商量,决定到东北闯一闯,兴许能闯出名堂。
结果二哥拉碾被轧死,几人心灰意冷,回了胶东老家。
眼看年纪老大不小,三个哥哥一同商量:就算自己打光棍,也要让五弟娶媳妇成家,留一脉子嗣。
无法想象那时候的兄弟情,家族观念浓厚,搁现在是绝对不可能的。
迟宝惠结婚那会儿,都已经26岁了,确实算晚。
人多就是力量,总有一个有出息,母亲范秀云也是这么认为的。
先后生下11个儿女,4个夭折,迟浩田排行老三。
吃了没读书的亏,见迟浩田在几兄妹当中最为机灵,便决定让他去读书。
母亲的理由很现实:读书能吃饭。
那时候一家人吃的都是谷糠,偶有地瓜叶子充饥,能吃上干饭,要么过节要么过年。
“当先生可不一样,一年到头都有饭吃,轮流到各个学生家吃,家境好点的,还能拿出个鸡腿啥的。”
这是母亲的原话。
可那时想静下心读书也确实难,日军时不时“扫荡”一下,就完犊子了。
后来学校被国民党占据了,学生念书无望。
1939年,许世友任386旅副旅长,主动向毛泽东请缨上前线作战,后逐渐切断日军退路,扭转胶东战场抗日的被动局面。
也正是这一年,辍学几年的迟浩田,突然迎来了转机。
二、
原来是八路军来了,学校恢复教学。
此后,迟浩田在学校连续学了4年,不仅学会了国文、算术,还遇到了好几位革命启蒙老师。
在老师的推荐下,被保送到招远县实验小学高小班读书。校长是党员,桌子上总放几本类似《共产党宣言》等书籍,迟浩田就借来看,竟也能悟出些马克思主义基本知识。
可学校有一个他看不惯的老师,国民党员,思想反动。
轮到自己值班时,他将知了放进尿壶中,等老师夜里撒尿时,尿壶里突然发出声音,身体一激灵,尿都给憋回去了。
第二天上课,老师问昨天谁值日?谁知校董的儿子突然站起身说是自己,结果放学后被留下毒打一顿。
后来迟浩田才知道,同学以为老师要表扬,所以借机讨好一番。
这件事也没完,校董的儿子无缘无故被打,肯定咽不下这口气。
校董,是出资建造和赞助学校的,老师也被责骂,迟浩田也自首,手掌被打肿,跪了一上午。
话说回来,这些都是小事,在迟浩田童年记忆中最多的一件事,就是隔三差五的要往外躲。
因为日军又来“扫荡”了。
他曾亲眼看见远房叔叔被日军刺杀;同学的母亲被轮奸;发小被日军用刺刀挑得老高;二伯被狼狗咬的遍体鳞伤;自己家所有粮食被夺走,就连姐姐心爱的帽子也被抢走。
他和家人经常躲在新坟旁的洞里,那种腐臭味至今记忆深刻。
抗日救国的萌芽,在迟浩田心里生出,愈发地坚定。
写了那么多期开国将军,我发现有个共同点,大部分在童年时期都当过儿童团团长。
简单来说,主要任务就是放哨、查路条、送信等。
干过这些后,迟浩田也“胆肥”起来了。
有一次日军又来“扫荡”,大家都躲起来,他却藏在一边观看。
不看不知道,一看吓一跳。要搁现在,只能用“窝草”二字来形容了。
迟浩田告诉乡亲们,日军就只有9个人,6把枪,一挺机枪,一辆汽车。
乡亲们不信,不止他们不信,就连现在还有人不信,抗日战争时期,很多村镇,还真就是被几个日本兵控制,据说最少的是两个人控制了一座镇。
原因很简单,百姓怕啊,一听日军来“扫荡”,就只顾跑、躲,根本不知道人家什么情况。
当然还有伪军,这些人最可恨。
现如今,迟浩田也被这种情形震惊,为啥八路军就敢于上阵杀敌,我们这么多人却被几个人吓跑。
他向母亲提出自己的想法。
三、
“我不想当先生了,我要参加八路军!”
“去吧,不赶走鬼子,日子也没法过,当先生也只能吃饱饭,并不能改变穷人的命运。”
迟浩田是万万没想到,母亲竟然出奇的支持自己。
那时候,因为要攻克许多县城,解放烟台。许世友在多地下令招兵,他也想不到招来的小兵,将来会成为一员猛将。招远县抗日游击队招兵那会儿,是父亲亲自送去的,得亏是父亲去了,不然还选不上他。
1944年,迟浩田也才15岁,身体单薄,个子也不高,还好父亲认识那个徐队长,不然中国又少了一位上将。
因为有文化,徐队长推荐他去抗大学习。
切确来说是胶东抗日军政学校,来这里学习的,日后多半是干部级别的。
在抗大学了很多,尤其是马列主义、时政、军事课程等,在这里所学,便是他日后施展才华的基础,影响极为深远。
其实迟浩田也懵圈,他就参加了一场“攻打平度县城”的战斗,日本就投降了。
日本投降,并没有迎来和平,而是内战。
蒋介石花钱让美国帮助自己运兵,胶东地区在汉奸和伪顽的骚扰下也不太平。
迟浩田积极请战,可是刚上战场就把连长给吓坏了。
在与国军激战后,连长王忠贵清点人数,发现迟浩田没在。
身旁战士说看见他从城墙上跳下去,应该是牺牲了。
连长也叹息,连里就属他文化高点,正准备让人去找,却看见远处的迟浩田,带着3个国军俘虏回来了。
原来迟浩田见城墙下国军士兵溃逃,他一跃而下,腿还摔伤了,但忍着疼痛追了上去。
把3个国军士兵堵在一间小屋里,大声说道:“缴枪不杀!”
在后续的战斗中,迟浩田又单独俘虏5名国军,成了全连抓俘最多的人。
十三团有个“活不丢枪,死不丢尸”的规矩。
在国民党围攻中原地区,发动全面内战时,迟浩田所在部队也收到了攻打大行车站的命令。
这是他第一次见到如此凶猛的攻势,身边的战友一个个倒下,重机枪手牺牲后,连长顶上去,没多久,连长也中枪倒地。
迟浩田眼见对面敌军蜂拥而至,来不及伤心的他操起重机枪开始扫射,打退敌军。
战后,见连长还有口气,他立刻背起连长,拼了命地跑,可还是没能看见连长醒来。
经过这一次战斗,迟浩田似乎看淡了生死,也总结出许多战斗经验。
1945年,16岁的迟浩田成为党员,这是组织对他的认可。
成为党员后,他又干了一件大事。
四、
1947年莱芜战役,国军第三十六师兵败溃逃,十三团也参与了追击。
迟浩田带着两名炊事员,原本是给战友送粮食弹药的,结果途中遇见逃亡的国军,初略算了下,有一百来人。
因为是凌晨,雾浓,又不想眼睁睁地看着敌人逃跑,所以心生一计。
迟浩田让一人去路左侧,一人去右侧,自己拿着冲锋枪站中间,对着迎面而来的国军士兵吼到:“站住!立刻放下枪。”
声音洪亮,给国军吓一跳。
见对面没动静,迟浩田又说:“一排长二排长,拦住后面逃跑的敌人。”
炊事员也不含糊,纷纷大声应答,还做出动静。
随后走近国军士兵眼前,让两名炊事员来缴他们的枪。
一百多名士兵,愣是没人敢开枪。
之后,迟浩田升任十三团三营营部书记,参加了孟良崮战役,这次战斗差点把眼睛给炸瞎。
身经百战,实力只是一方面,运气也很重要,迟浩田带着就连战士,在敌人的炮火攻击下,全军覆没了,敌人都以为他牺牲了。
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在一位五六十岁的大娘家里,大娘告诉他已经昏迷好几天了,每天喂小米粥给他,家里仅有的下蛋母鸡也被炖了汤。
大娘是沂蒙的,直到晚年,迟浩田还记得沂蒙乡亲的救命之恩。
国民党军在蒋介石的指挥下,越打越差,三大战役后百万残军全部退守到长江以南,又假意和谈,毛主席一眼便识破蒋的伎俩,发起渡江战役。
渡江战役准备就绪,还开了誓师大会,每个战斗小组都想当渡江第一船。
江面上上千艘船只,其中就有迟浩田所在的第九班,这些船还要面临着国军的攻击,冒着枪林弹雨前进,迟浩田也实属命大,两颗子弹从他头顶飞过,帽子被打了两个洞。顿时头皮发麻,船上的战友一个个倒下。
离南岸越近,遭受的攻击就越猛,迟浩田为了减少伤亡,下令大家跳水冲锋,泅渡也没白练,个个奋勇向前。
国军眼看守不住,跑得比兔子还快,迟浩田就紧随其后。
突然前面有个国军士兵问:“共军追上来没?”
“共军就在你身后,抓紧跑吧。”
就这样,迟浩田和战友张瑞林一路跟着30多名国军,跑到一处小村庄。
当国军士兵回头时,迟浩田又冒出那句话:缴枪不杀!
30多名国军就这样被俘虏了,对于这事,好多人想不通,30人害怕两人?
换位思考下,局势其实大家都明白,这个时候投降还来得及,现在反抗,就算赢了,后面只有被击毙的份。
不信?后面还有更传神的事。
五、
聂凤智:“把迟浩田叫来,我要看看他是不是三头六臂,竟有如此胆量,一枪不放制伏一千多人!”
关于这件事,电视剧都不敢这么演。
渡江后,国军退至上海、杭州一带。
关于解放上海,陈毅下过死命令,要完整地接管,交给人民,那些高楼大厦要保护好。
“瓷器里抓老鼠”,着实有难度。
迟浩田在渡江战役就误传了命令,这次上级让七连集中学习纪律,还要写保证书,不然不让他们参加战斗。
这怎么能行,那就写呗。
陈毅命令一下,国军好像有顺风耳似的,个个都依托高楼防守,迟浩田所在的三营,4次冲击均未成功。
迟浩田鬼点子多,想当初淮海战役那会儿,自己带着连队,直接闯进了黄百韬的指挥部,两个连队俘虏了人家700多人。
这次,迟浩田决定先攻取小楼,结果在途中意外踩踏了井盖。
问了房东,才知这个小水道可以直通对面,就这样,迟浩田带着两名士兵从下水道,直接干进了国军指挥所。
见到眼前来的三名解放军,指挥所里的国军都蒙圈了。
迟浩田对这事,也算是经验十足,一如既往地喊“缴枪不杀”。
国军正犹豫,突然出来个上校军官,被张瑞林一把抓住了,迟浩田看此人官挺大,拿枪指着他,让他下令不要抵抗。
如法炮制,几人又谎称指挥所已经被包围,师部指挥所里的人就这样成了俘虏,确实有些憋屈。
原来那位军官是国民党青年军204师上校副师长,也是他被迫下令让师部和3个营投降的。
当知道对方就只有3个人时,恨不得钻墙缝里去。
聂凤智见完迟浩田后,一直夸他们几个是孤胆英雄,出门时又多了个名字“迟大胆”。
上海《申报》还在报纸上报道了三人智闯指挥所的事迹,如果现在电视剧这么演,你肯定会说“XX,演的什么破玩意”!
1949年,新中国成立后,迟浩田被任命为235团三营副政治教导员,这一年他21岁。
正当他摩拳擦掌,准备为百废待兴的新中国大干一番时,朝鲜战争爆发了。
毛主席一锤定音,决定抗美援朝,保家卫国。
1950年12月,迟浩田入朝作战,还没跟敌人干上,就患了夜盲症,要喝极苦的松枝水才能好。
后来又患上了痢疾,要么说迟浩田命大,在朝鲜战场,多少次战斗都活了下来。
有一次带着机枪班班长守阵地,战斗打响后,机枪始终没有动静,班长急的打不开保险。
眼看着敌人距离自己越来越近,迟浩田上去就是一脚,把班长马国峰踢开了,突突突一顿扫射,这才守住了阵地,保住了性命。
在“查战斗”活动时,迟浩田向马国峰道歉,说自己犯了“军阀残余”,不应该那么粗暴,踢自己的兄弟。
可马国峰并不那么认为,要不是迟浩田那一脚,阵地也守不住,人也壮烈了。
几十年后,迟浩田任解放军总参谋长,马国峰特意来看这个老领导,两人谈起当年的事,马国峰说道:“要不是你那一阵猛扫,我两现在还能在这见面?”
1952年10月,迟浩田凯旋而归,能活着回来,还真是幸运。晚年他自己回忆:60多年的军旅生涯,负伤7次,3次患重病,多次与死神擦肩而过,自己充其量就是个幸存者,根本没想到能活到今天。
从朝鲜回国后,迟浩田为祖国建设殚精竭虑,经推荐,去了军事学院学习。
1977年,迟浩田被邓小平推荐上任解放军副总参谋长。
1982年,中央军委在进行换届时,53岁的迟浩田离开了工作岗位,过了几年休闲的退休生活,练起了书法。
可邓小平爱才,在1985年时正在上衣国防和军队建设,这时,邓小平想到了迟浩田,任命他为济南军区政委。
1988年,迟浩田被授衔上将,回想当年,这一切仿佛是在做梦一般。
1993年,接替秦基伟,担任了国防部长,在关于军队建设与改革方面,迟浩田成绩斐然。
国防这块,迟浩田是相当硬气的,在1996年访美期间,有个美国海军高级军官,他说自己父亲也参加过朝鲜战争,在陆军第一师。
迟浩田回道:“要是当年装备有现在的一半好,陆一师恐怕一个也跑不掉。”
不愧是身经百战的老将军,就是底气十足。
迟浩田最终官至军委副主席,许世友当年肯定想不到,自己招来的小兵,日后竟成了上将,官职比自己还要高。
现如今,上将迟浩田也因年迈,退出了领导岗位,可在一些媒体上,依旧能看到他的身影。
编者简介:宋小乐,一位90后奶爸,普通家庭出身股票正规炒股配资,专职写作5年,靠自媒体写作赚到了人生第一桶金,与多家新媒体公司有合作。如果你对自媒体、写作、赚钱感兴趣,想每个月都能靠下班时间做副业、兼职,可以微信搜索关注我的公众号“今日人物志”,一起探讨一起进步。
发布于:天津市